目前,在開放銀行與跨境金融服務爆發的時代,中大型金融機構面臨三重嚴峻挑戰:
資料資產危機:客戶資料、交易策略等高價值資料單次外洩成本高達720萬美元(IBM 2025報告)
合規風暴矩陣:需同步滿足金管會《資安行動方案3.0》、GDPR(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)、NYDFS 500等23項跨國法規
端點防護缺口:近八成金融資安事件源自端點装置失控(金管會2025統計)
Ping32資料外洩防護系統以「資料基因鎖、零信任協作、合規機器人」三大核心技術,建構金融業「資料不出庫、風險不入鏈」的次世代防護基座。
一、四大金融業高風險場景實戰解決方案
場景一:客戶資料與交易指令保護
當理財專員離職竊取高淨值客戶名單,或交易員誤傳指令至公共雲:
系統自動識別身分證字號、銀行帳戶等敏感資料組合,即時阻斷LINE/Teams外傳
文件開啟時動態疊加員工編號+装置指紋+時間戳三重浮水印,螢幕翻拍仍可溯源
對FIX協議交易指令強制數位簽章,未授權修改立即熔斷交易流程
場景二:跨境業務合規風險
針對新加坡分行誤傳歐盟客戶資料至台灣觸發GDPR罰款:
智慧地理圍欄自動阻斷受管制資料傳輸(如歐盟個資禁止傳至非白名單地區)
依傳輸目的地自動切換防護模式:歐盟啟用GDPR日誌格式,美國啟動FIPS 140-3加密標準,中國切換SM4國密演算法
場景三:委外廠商管控漏洞
當ATM維護商植入記憶體截取程式時:
委外人員操作時自動遮蔽CVV2碼等敏感欄位的「神經斷點技術」
ATM装置需憑硬體金鑰連網,阻斷未授權USB存取
場景四:量化交易環境防護
防範駭客透過惡意PyPI套件竊取AI交易模型:
Python/R策略程式碼限定在加密沙箱執行,禁止複製至個人裝置
輸出模型嵌入隱形溯源標記,外洩時可精準追責
二、三大金融專屬技術引擎
零信任架構實戰設計
突破傳統VPN漏洞:透過微分段隔離技術僅開放必要傳輸通道,採用FIDO2硬體金鑰結合行為生物特徵認證,並部署協作神經斷點系統自動遮蔽敏感欄位。
合規機器人系統
內建23國金融法規範本:自動執行客戶資料掃描、權限熱力圖分析、日誌保留合規檢核;4小時生成金管會/SWIFT合規報告,節省90%人工工時。
量子安全預置模組
整合抗量子攻擊的CRYSTALS-Kyber演算法,關鍵操作日誌上鏈存證滿足金融監管不可否認性,提前佈局後量子時代安全。
三、實戰成效:跨國銀行72小時化解監管危機
某台港星跨國銀行集團面臨金管會突襲檢查時:
部署3天內攔截1,850次客戶資料竊取嘗試
合規機器人4小時生成原本需60人天的檢查報告
跨境傳輸合規率從68%提升至100%
完成量子安全模組預置,領先同業2年技術儲備
四、建構金融業三重戰略價值
合規即競爭力:自動化適配37國金融法規,將合規成本轉化為跨境業務通行證
風險控管資本化:透過安全評級提升國際信用,實證降低融資成本1.5%
未來防護戰略儲備:量子安全模組預置搶佔次世代技術制高點